让“厚黑”者悔恨终生

来源:365bet游戏平台 发布时间:2013-12-19

王中平

撰写此文的念头,缘自新华社一篇电稿。

该报道说,日前,山西省卫生厅出台规定,凡经查实的收受红包、拿回扣、开单提成者,不得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,而且这一规定没有失效期限,这意味着医生将面临“一次‘不慎’,悔恨一生”的风险。窃以为,对那些信奉“厚黑学”的医生而言,此乃击中要害之举,因为他们如再行“厚黑”之事,就可能要终生付出名利双失的代价。如此铲除“厚黑”现象的高招,也值得其他地方和行业借鉴和效仿。

何谓“厚黑”?简而言之,就是为满足一己私欲,而厚颜无耻全不讲道德诚信,心黑手辣无所不用其极。毋庸讳言,如今社会上,热衷于“厚黑”之道者不乏其人。孰不见,“厚黑”贪官为过花天酒地、骄奢淫逸的生活,置党纪国法若罔闻,卖官鬻爵,贪污受贿,疯狂敛财;“厚黑”奸商为达牟取暴利、大发横财的目的,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,制假售假,坑蒙拐骗,伤天害理。还有,“厚黑”法官知法犯法,“吃了原告吃被告”;“厚黑”文人财迷心窍,恬不知耻写黄书;“厚黑”球员收受贿赂,昧着良心打假球;“厚黑”记者见钱眼开,糊弄读者造假闻,等等。

“厚黑”之风,恶莫大焉。它毒化人们灵魂,污染社会风气,损害百姓利益,破坏和谐局面,善良正直的人们无不对之深恶痛绝,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采取了许多措施,制定了不少规则,打击“厚黑”行为,清除“厚黑”歪风。尽管如此,在一些地方和领域,“厚黑”者依然我行我素、肆无忌惮。何以如此?根源大致有三:其一,有些地方的处罚措施不严不力,“厚黑”者权衡利弊得失,觉得得远大于失,故而气焰不减、继续作恶。其二,一些地方和部门对“厚黑”行为虽有处理规定,但是如同虚设,从未认真执行,因而使“厚黑”者无所顾忌、胆大妄为。其三,少数地方对“厚黑”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刻意庇护;少数单位将“厚黑”者视为能人大加赞赏,给予重用,因此使“厚黑”之徒如鱼得水、折腾得更欢。

有道是,打蛇要打七寸。要想真正刹住“厚黑”歪风,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其危害,精心制定对策,认真抓好落实,切实击中“厚黑”者的要害。对触犯刑律的“厚黑”者,应当坚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;对虽未犯法却严重违背道德的“厚黑”者,也应使之付出终身的代价。德国社会对不讲诚信者便有一狠招,如果有人被查出有失信之举,哪怕是乘车逃票这样的“小事”,都会被记录在案,并公之于全国互联的信用网上,一旦上了这个“黑名单”,即使学历再高、能力再强,也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。可想而知,在此情形下,即便有人心存“厚黑”之念,大多也会因风险太大、代价太高,而望而却步,打消邪念,规矩做人。

或许,有人会说,德国人过于严苛,我们应本着“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”的原则,给犯错者改过之机,不能一棍子打死。此话固然不错,但得区分对象。对那些初次犯错者,或者并非有意做出错事者,自然理应如此。但是,对那些明知故犯、屡教不改的皮厚心黑者,一般的批评教育已无作用,必须“重锤”击之,伤其“七寸”,使之终生“瘫痪”,才能让其不再祸害他人、危害社会,也惟有如此,才能令其同类受到震慑,再不敢越雷池半步。否则,就可能姑息养奸,助长“厚黑”之风。比如,在某地有一些官员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,为了达到长期私用、滥用公车的目的,居然给公车换上了“变脸”车牌,公干时用真牌,私用或干见不得人的勾当时换假牌。对这等“厚黑”者,只是轻描淡写地教育几句,或是无关痛痒地批评一下,还不是隔靴搔痒、对牛弹琴?相反,倘若有关部门能将这些玩弄花样、阳奉阴违之辈拉下马来,并让其一辈子当不成官,那么,还有几人敢拿自己头上的“乌纱帽”开玩笑,再玩车牌“变脸”之类的把戏呢?

让“厚黑”者悔恨终生,顺着这个思路,我们应当不难找到根治种种“厚黑”现象的良方。
 
来源: 大江网-江西日报    责任编辑:李小平